美丽中国时代工程系列 ·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正式上线
2025年11月11日,美丽中国推进组正式宣布“美丽中国时代工程系列·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”全面上线。这一里程碑式的国家级生态工程,标志着中国在绿色转型与生态治理领域迈入全新的数字化阶段。

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工程,它不仅承载着改善北方生态环境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使命,更以数字化、智能化和全民化的治理体系,开启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“防沙治沙”向“系统修复”、从“人工治理”向“智慧治理”的时代跨越。
国家战略布局,绿色长城再启新篇
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始于1978年,是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、应对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而确立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工程,被誉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。工程规划期为70年,分八期实施,现已全面进入第六期建设阶段,建设范围涵盖西北、华北和东北13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725个县(旗、区),总面积达435.8万平方公里,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5%,在国内外享有“绿色长城”的美誉。
2024年,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扎实推进,成效明显,全年安排中央投资320亿元,推进实施重点项目287个,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超5700万亩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坚持久久为功、创新体制机制、完善政策措施,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,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、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。
这一宏伟蓝图的实施,不仅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工程,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底色。它肩负着防沙治沙、涵养水源、修复生态的历史使命,更承载着亿万国人对美丽中国的共同期盼。
美丽中国赋能,共绘数字生态新格局
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,美丽中国正成为国家级生态工程数字化治理的核心力量。推进组以“生态建设 + 数字治理”为主线,全面助力三北工程建设的智慧化升级,通过卫星遥感监测、数据建模与精准管护,实现了从防沙治沙到生态修复的全周期智能监管。
项目联合中国林科院“三北工程研究院”共同建立生态数字管理体系,让造林数据上链、沙化动态监控、生态进度可视化成为现实,形成了“数据即资源、管理即治理”的新型生态治理模式。
与此同时,美丽中国平台引入全民共建机制,让公众通过线上任务、绿林进度与碳积分贡献参与生态建设,使每一次点击、每一份行动,都成为建设“绿色长城”的真实力量。
美丽中国不仅以科技助力生态治理,更以全民行动汇聚绿色能量。从数字绿林到生态红利,从智能治理到社会共治,它正在让生态文明从宏伟蓝图走向全民实践,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、最永续的底色。

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数字化上线,是“美丽中国时代工程系列”的重要里程碑,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智慧时代的重要标志。
未来,美丽中国将继续以国家战略为引领,不断深化生态建设数字化体系,推进防沙治沙、生态修复、碳汇监测等领域的协同创新,形成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全民共建”的新型生态格局。
绿洲在延伸,数据在生长,文明在更新。从北疆的防护林到全国的生态版图,一幅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